文丨鋒科技(ID:feng_keji)
說到近期討論熱烈的互聯(lián)網大事,QQ一定榜上有名。
1月15日,知名開發(fā)者社區(qū)V2EX出現(xiàn)了一篇帖子,發(fā)帖人@mengyx表示,電腦上裝載的安全軟件“火絨”攔下了QQ的讀取操作,而QQ的讀取目標,竟然是Edge瀏覽器的歷史記錄。
V2EX原帖內容
此帖一出,輿論嘩然,多個用戶通過場景復現(xiàn)后發(fā)現(xiàn),遭到QQ“毒手”的瀏覽器,并不只有Edge一家:Chrome、360、獵豹等國內知名瀏覽器的歷史記錄都會被QQ讀取,并且會對用戶的瀏覽網址進行分類。
除了QQ外,很多工作黨使用的即時通訊軟件TIM也出現(xiàn)了類似情況,并且已經持續(xù)了一年多。值得慶幸的是,多名開發(fā)者在深扒代碼后表示,目前QQ尚未裝載將記錄上傳的功能,也不會讀取歷史記錄的具體內容。
對此,QQ團隊也正式發(fā)布公告稱,QQ檢索瀏覽器記錄是為了檢測一些惡意網站,從而讓用戶不會受到與之相關的偽造QQ客戶端的困擾。對于QQ訪問用戶數據不規(guī)范的行為,QQ團隊特地向大眾致歉,在后續(xù)推送的新版本中,QQ將更換惡意網站的監(jiān)測手段,并將原有方案移除。
從火絨安全工作室公布的后續(xù)代碼解析中,我們也看到目前QQ和Tim的新版本(QQ版本號:9.4.2.27666,Tim版本號:3.3.0.21972)已經移除了獲取瀏覽器歷史記錄的相關代碼邏輯。
其實,騰訊軟件疑似侵犯隱私的操作已不是第一次。2018年,不少手機廠商推出了彈出式攝像頭手機,但用戶發(fā)現(xiàn),當他們使用QQ瀏覽器瀏覽某些網頁時,vivo NEX等手機就會無故彈出攝像頭。
圖片來源:品玩
在面對大量用戶的質疑后,QQ瀏覽器團隊解釋稱,部分網頁的訪問需要確認手機攝像頭等硬件數據(例如獲取攝像頭信息并檢測攝像頭是否可用),從而觸發(fā)了彈出式手機的相機彈出機制。
后來,知名開源軟件Telegram也遇到了這一問題,根據Telegram的代碼顯示,QQ瀏覽器團隊的解釋是對的,這本質上是谷歌沒有及時升級API的結果,QQ瀏覽器的嫌疑就此洗清。在之后,vivo也向用戶推送了“二次拍照確認”的更新補丁,隱私之爭從此落下帷幕。
可以看到,QQ瀏覽器的“彈出”案例此次的瀏覽器事件很相似:開發(fā)團隊出于安全/保障軟件正常運行的原因,對用戶部分機內數據進行了調用分析,在圍觀群眾看來,這成了他們調用信息的鐵證。直到代碼解析結果出爐,大家才真相大白。
此次也是一樣,通過代碼解析后發(fā)現(xiàn),雖然QQ會自動提取用戶的瀏覽鏈接并進行網站分類,但它并沒有向服務器上傳相關信息。從安全角度來看,QQ團隊所做的鏈接提取和關鍵詞分析功能是合理的,因為一些熱詞(股票、融券、融資等)確實是惡意網站的植入重災區(qū)。
雖然小雷本想總結稱,這是QQ和群眾之間的一次美麗誤會,但在這個隱私時代下,事情似乎并沒有那么簡單。
雖然QQ并沒有針對用戶搜索的具體內容進行分析,但你瀏覽網頁的時間、頻次和關鍵詞,也是互聯(lián)網數據“用戶畫像”的重要組成方式。早在電商時代,用戶畫像這一分析手段就被廣為運用,如今互聯(lián)網巨頭言必稱大數據,用戶畫像成為了每個巨頭都關心的核心數據。
用戶畫像是真實用戶的虛擬代表,是建立在一系列真實數據之上的目標用戶模型,用戶的性別年齡、社會身份、位置數據等都是用戶畫像的一部分。
目前,許多應用(微信、抖音、百度App、淘寶)的隱私政策都明確規(guī)定,你在應用生成的瀏覽信息、關鍵詞等數據,應用廠商有權進行采集和分析。你收到的購物推薦、新聞推送乃至垃圾廣告,都離不開這些互聯(lián)網巨頭的畫像采集。
舉個例子,從你訪問購物網站的種類和頻次,其實可以推斷出你的作息時間、消費檔次和消費特征。假設騰訊真的希望用QQ來校準用戶畫像的話,那么QQ將瀏覽記錄根據網址和關鍵詞分門別類地進行整理也就不足為奇了,這些數據都是用戶畫像的重要依據。
圖片來源:CleverTap
而比用戶畫像更麻煩的,則是近幾年興起的“數字指紋”信息檢索。在傳統(tǒng)的用戶儲存文檔Cookie受到讀取限制后,互聯(lián)網廠商開始采用更為便捷的手段來給用戶分類。根據設備型號、系統(tǒng)版本、瀏覽器版本和屏幕字號等信息,廠商可以將信息到用戶個體,完成匹配度更高的身份識別。
雖然如今很多硬件制造商和瀏覽器廠商開始混淆用戶版本,拉低數字指紋的性,但由于目前很多桌面應用都沒有沙盒化運行,瀏覽記錄反而成為了更簡單的工具。你的訪問頻度、訪問時段和訪問門類構成的數據組合,已經能有效篩除掉大多數無關用戶,實現(xiàn)從設備到人的用戶匹配。
雖然在互聯(lián)網時代,普通用戶的隱私保護程度節(jié)節(jié)后退,但僅就QQ事件來說,我們也并非沒有應對手段。在Windows平臺上,我們可以通過安全軟件的規(guī)則定義功能,限制應用的文件檢索范圍,并選擇性中斷應用和部分服務器的數據連接,保證隱私安全。
而在Mac平臺上,我們也擁有專門為沙盒化應用定制的Mac Apple Store。雖然如今不少Mac應用都會在官網上推出下載版,但Mac版官方應用才是安全的選擇,在蘋果的隱私審查下,這些蠢蠢欲動的開發(fā)者也只能死心。
不過從宏觀層面上講,法律才是的隱私守護神。歐洲于2018年出臺的GDPR法案和我國去年十月公布的《個人信息保護法(草案)》中,都明確規(guī)定了互聯(lián)網瀏覽記錄符合個人信息的法律范疇,針對瀏覽歷史的不規(guī)范訪問行為或將徹底終結,QQ團隊的這一“失誤”,在未來不會成為常態(tài)。
上一篇: 電機可靠性影響因素研究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投訴電話:0377-62377728 舉報郵箱:fbypt@ex12580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