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聯網時代,零售店的價值正在被重塑。從本來的展示交易空間,漸漸延展出體驗、庫存、交換平臺等功能。
當電商成本上升,而實體店的零售效率提高之后,單純電商的優(yōu)勢會漸漸喪失。
埃森哲的報告顯示,2015年消費者從零售商網站購置,然后線下自提的消費者增長1倍以上。這意味著實體店完全可以依附線上線下的融合得到全渠道的上風。這也正是電商開始尋求落地的原由。
亞馬遜在美國開了一家實體書店可以說是2015年的大事。這只是個開始,它將來還將參加其他的商品品類,終目標是離消費者更近。在中國,阿里巴巴、京東、當當、聚美優(yōu)品等,也都紛紛走到線下。
被重塑之后的實體店無論是在價值、商品選擇和方便性上都顯現出了巨大潛力,再利用交際、個性化、消費體驗越發(fā)粘住消費者,而新技術的利用也將讓實體店變得更智能化,讓實體店的全渠道上風展露比單純的網店更無可相比的機會。
下一篇: 什么是人型和社交機器人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投訴電話:0377-62377728 舉報郵箱:fbypt@ex12580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