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住安全關口 推動技術進步
2020年9月11日 來源:防爆云平臺--防爆產業(yè)鏈服務平臺 防爆空調 防爆電氣 防爆電機 防爆風機 防爆通訊 瀏覽 7769 次 評論 0 次
編者按:2020年,正值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制度實施30周年暨安標國家中心成立30周年,中國煤炭報深入礦山用戶、礦用設備制造商、礦山安全生產監(jiān)管機構以及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工作體系一線,走訪了眾多人物,采編了系列報道。
今天,中國煤炭報在頭版刊發(fā)系列報道第一篇:守住安全關口 推動技術進步。
今年是安全標志制度實施30周年。這30年,中國煤炭工業(yè)快速發(fā)展,技術裝備越來越先進,安全生產水平越來越高。這30年,安標管理工作有力保障了煤炭工業(yè)的安全發(fā)展。
因勢而謀,安標制度終創(chuàng)立
改革開放后,我國經濟快速發(fā)展,煤炭產量也快速增長。1980年,全國煤炭產量為6.2億噸;1989年,這個數字已經變成10.4億噸。
與煤炭產量大增相伴的是煤礦事故頻發(fā),事故死亡人數居高不下。因為煤礦事故多發(fā),很多人談煤色變。
“當時瓦斯事故是‘大頭’,煤礦‘三條火龍’(電纜、皮帶、風筒)的事故也不少。不安全的礦用機械、電氣設備下井,給安全生產帶來很大的隱患?!卑矘藝抑行脑崭敝魅卧瑧c國說。
怎樣才能從源頭上堵住安全漏洞、防止不安全的礦用設備入井呢?這是當時很多煤炭人關心的問題。
從1989年起,國家連續(xù)派出幾批工作人員先后到美國、德國、英國等國家考察。他們發(fā)現,美國的礦山安全由政府直接管理,政府設立了專門的礦山安全管理局,對涉及煤礦安全的設備、材料、儀器儀表等實行強制的安全準入管理,不取得由礦山安全管理部門核發(fā)的安全標志,不得進入礦山井下。德國、英國等發(fā)達國家也實行了類似的安全準入管理。
我國要不要借鑒發(fā)達國家的安全標志管理方法,實行自己的安標管理制度?這在當時存在著諸多爭議。
“許多人都說,已經有了質量檢測檢驗制度,為什么還要搞一個安標制度?甚至有生產企業(yè)認為我們就是‘找麻煩’?!闭f起開始建立安標制度時人們的反應,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原副院長盧鑒章有點哭笑不得。
“只能一個一個去說服。我們把德國等先進國家的標準介紹給有關部委,指出我國和發(fā)達國家之間的差距,反復匯報,分析煤礦事故案例及原因,讓他們意識到煤礦設備的特殊性?!北R鑒章說。
終,1990年8月3日,《關于煤礦用設備材料執(zhí)行安全標志的通知》印發(fā),要求納入安全標志管理的產品,必須取得礦用產品安全標志。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技術監(jiān)督處(安標國家中心前身)具體負責安標辦理工作。
艱難起步,世紀之交迎轉機
當時,很多人對安標制度并不看好。20世紀90年代,安標制度的實施主要面臨三方面的困難。
一是得不到充分理解。
當時我國還處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,很多礦用設備制造企業(yè)都有自己的穩(wěn)定用戶,他們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不愿意申辦安全標志。只有少數大企業(yè),覺得取得安標有廣告效應,才想申辦。1998年,煤炭工業(yè)安全標志辦公室成立。在那前后,全國幾千家礦用設備生產企業(yè),只有大概300家取得產品安標。
二是一些人認為,安標制度要求產品執(zhí)行國家安全標準,在技術經濟性上還有疑問。
“以導風筒、電纜和輸送帶為例。過去對于導風筒只有正圓度和長度的要求。實行安標制度以后,除了正圓度和長度要求以外,還要求風阻小、表面平滑、阻燃、抗靜電。相應地,電纜、輸送帶的檢驗也都更加嚴格?!北R鑒章說,“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以國外采礦發(fā)達國家的安全標準為參考,提升我國相關標準的安全性指標,并開發(fā)與之配套的檢測檢驗技術和裝備,從技術上保障安標制度的實施?!?/span>
三是人才隊伍嚴重不足。據介紹,2000年初,具體負責安標工作的人員還不足10人,也沒有專門的技術團隊。
轉機發(fā)生在1999年。1999年12月,國家煤礦安全監(jiān)察局組建成立后,先后下發(fā)多份文件,要求切實加強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管理,煤礦企業(yè)嚴禁采購和使用無安全標志的產品,各煤礦安全監(jiān)察局、安全監(jiān)察辦事處要將礦用產品安標作為設備安全監(jiān)察的重點。
國家煤礦安全監(jiān)察局先后在全國分片區(qū)召開多種形式的宣貫會、討論會,促使煤礦企業(yè)和裝備制造企業(yè)充分認識安標制度的必要性、重要性。經過長時間的悉心工作,加之安標管理效能逐步顯現,安標管理制度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。獲得安標的設備,在井下用起來更安全、更可靠,煤礦也就愿意采購這樣的產品,倒逼礦用裝備制造企業(yè)取得產品全標志。
進入新世紀,安標工作迎來了發(fā)展的春天。
保駕護航,全力支撐助安全
從2002年到2012年,我國煤炭產量從13.8億噸,快速增長到36.5億噸;而同期,煤礦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持續(xù)大幅下降。從2012年至今,我國的煤炭年產量大體穩(wěn)定在36億噸左右,但煤礦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仍在逐年下降。2019年全國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為0.083,僅為20年前的1%多一點。
礦用安標制度為實施煤礦安全生產形勢持續(xù)向好發(fā)揮了重要作用。段存虎負責三一重工公司的安標工作。在他看來,安標制度對于三一重工這樣的煤機制造企業(yè)來說是一種保護。正因為有安標制度的存在,那些不符合安全標準的企業(yè)和設備才無法進入煤機行業(yè),無法下井。有了安標的把關,煤礦才放心,煤機生產企業(yè)也更放心了。
“安標制度為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的減少、安全形勢的好轉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。安標對煤礦來說是一道安全關口?!边|寧煤監(jiān)局副局長張克明說。
在保障煤礦安全生產的過程中,安標管理機構也不斷發(fā)展。2003年,煤炭工業(yè)安全標志辦公室更名為礦用產品安全標志辦公室;2006年,安標國家礦用產品安全標志中心注冊成立;2017年,改制為有限公司。
為充分發(fā)揮安標制度對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支撐保障作用,安標國家中心努力將安標工作從礦用設備源頭管理向過程管理延展,為礦用設備全過程安全管控、創(chuàng)造本質安全化作業(yè)條件提供支撐和服務。
一是支撐煤礦安全監(jiān)管監(jiān)察。積極參加相關法律法規(guī)、標準規(guī)范以及文件的研究起草,與省級煤監(jiān)機構聯合執(zhí)法、申投訴聯動處理、專項聯合監(jiān)察等,參與和協(xié)助礦山事故調查,推動淘汰落后技術工藝等。
二是服務礦山。把為礦山把好關、服好務作為工作宗旨,經常性與煤礦企業(yè)探索設備安全管控相關問題,還派遣技術人員到煤礦現場指導或服務礦山設備管理,并與煤礦工作人員一起對下井設備聯合進行檢查、驗收。
三是服務制造企業(yè),促進企業(yè)礦用產品技術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的全面提升。中心為礦用設備制造企業(yè)提供定制化培訓服務,協(xié)助中國制造走出國門。對于礦用產品新技術、新工藝和新材料,組織專家團隊進行超前服務和技術論證,力求為下井設備嚴把安全技術關。
四是推動科技進步。包括礦用設備安全技術研究、行業(yè)新裝備新技術產業(yè)化研究、標準化體系設計和工作機制研究等。近年來,安標國家中心參與編制了國家“十二五”、“十三五”安全生產規(guī)劃;參與了井下避險設施布局與配套技術、礦山安全生產應急物資儲備體系、小煤礦應急排水裝備、井下運人安全速度等、省部級項目研究,全方位參與新版《煤礦安全規(guī)程》的全面修訂工作。
深化改革,新時代謀新跨越
我國是世界上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,也是礦用設備研發(fā)和制造大國。截至2019年末,全國煤礦采掘機械化程度已達78.5%,已建成200多個智能化采煤工作面。在這種情況下,我國煤礦機械、電氣設備也處在不斷迭代中,功能變得更加多樣,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。新形勢提出新要求,安標工作正深化改革,謀求新時代下新的跨越發(fā)展。
更加突出以服務為本。段存虎介紹,今年疫情期間,在北京市還沒有全員復工的情況下,安標國家中心工作人員遠程辦公,協(xié)助三一重工按時完成了液壓鑿巖機取證,使三一重工設備及時滿足了產品下井需要。
“今后安標國家中心將立足礦用產品安全認證工作,加快培育標準頂層設計與制度修訂、礦山裝備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核心競爭力?!痹诎矘藝抑行狞h委書記、執(zhí)行董事朱鳳山看來,培育核心競爭力,必須在運行機制、科技、信息化等方面不斷創(chuàng)新,助力自身提質增速。
如何與國際接軌,提高中國安標在全球的認可度,也是安標國家中心一直以來思考的問題。
據介紹,安標國家中心主要通過四個方面來完成這一工作:一是開展雙邊合作,通過與國外認證機構的合作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國門;二是積極參與政府間的煤礦安全生產對話;三是努力增強中國標準在國際領域的話語權;四是組織召開國際會議,推介我國的礦山裝備。在安標國家中心的推動下,我國越來越多的礦用設備制造企業(yè)走出國門,而包括久益、卡特彼勒等國際知名品牌,也在獲得安標之后,深耕中國市場。
在各方面的共同推動下,我國安標工作取得了巨大的進展。截至2020年7月20日,我國安標持證企業(yè)數量達到了5984家,與1998年相比,增長了20倍以上。22家簽約檢測檢驗中心、350多名技術審查專家、900多名工廠評審員,正在與安標國家中心一道,為安標工作的順利開展獻計出力。
朱鳳山表示,安標國家中心將進一步明確自己的定位,配合應急管理部、國家煤監(jiān)局做好相關工作;理解礦山用戶的需求,建立健全更好地推動行業(yè)進步的機制;強化為社會為企業(yè)為用戶的服務意識。不僅要把好關服好務,我們還要成為行業(yè)技術進步的推動者。